欲吐而不得吐者,枢病而开阖不利也,与喜呕同。若脉弱即当行大黄芍药,宜斟酌减之,以其人胃气弱易动也。
《热论》重在经络,病为在表。胸中有热,腹痛欲呕,黄连汤证也。
其人胃本不虚,因水气怫郁,郁极而发,故忽狂。卫气行阳则寤,行阴则寐。
以苦酒渍乌梅一宿,去核,蒸之五升米下,饭熟,捣成泥,和药令相得,内臼中,与蜜杵三千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君黄连以泻胸中积热,姜、桂以驱胃中寒邪,佐甘、枣以缓腹痛,半夏除呕,人参补虚。
无大热,指表言,见微热犹在;背微恶寒,见恶寒将罢。陶氏分太阴手足温、少阴手足寒、厥阴手足厥冷,是大背太阴四肢烦疼、少阴一身手足尽热之义。
如不下者,病患不恶寒而渴者,此转属阳明也。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,其后必便脓血。